
近日,宁夏银川市出台了《政务服务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旨在赋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提质增效。《办法》共7章43条,着眼于厘清职责边界、规范事项办理、提供便利服务、有效监督保障,填补了银川市“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11年来的制度空白。
据介绍,该《办法》界定了“政务服务”的定义及“政务服务事项”包含的范围;明确了政务服务应当遵循依法依规、便民高效、公开公正、诚信廉洁原则;明晰了各级人民政府、政务服务管理部门、政务服务部门以及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职责,着力构建覆盖全市、上下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同时,明确了政务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市、县(市)区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上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修订完善、动态更新并及时公布本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对线下政务服务场所的标准化建设、功能分区、事项进驻、人员选派、行为礼仪等做了规范;明确线上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安全保障、运营管理及数据共享、人工应用等,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服务体系。
同时,该《办法》对政务服务事项就近集中办理、容缺受理服务机制、告知承诺制、跨省通办、电子证照等改革经验进行固化。要求市、县(市)区政务服务管理部门编制公布“证明事项清单”“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等;明确通过推进“银领办”帮办代办、自助服务、预约、合理延时、绿色通道、上门办理等服务机制,为群众和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另外,《办法》还明确,要切实推进审批与监管协同联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政务服务考核、奖惩机制;加大监督和保障力度,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场主体和群众代表等担任监督员,广泛收集政务服务工作中的意见建议;政务服务管理部门还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政务服务工作开展调查评估,有效提升政务服务管理水平;对政务服务工作人员在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中出现的瑕疵失误,予以容错纠错。(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学礼 李静楠)
日升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